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元末明初 |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 清 | |
——《致瓦·特尔吉乌斯》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非常高,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