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国古代印刷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布衣毕异以胶泥刻字,用火烧坚,制作众多的泥活字,并在带框的铁板内排字成页,加热铁板上的“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以固定活字字模,再压平字面,即可以刷墨印纸。若只印刷少量书籍的话,这种方法并不算简易,若印刷成千上万本书籍,出书的速度就相当的快速。

——摘编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材料二 就一般的书籍出版来说,传统的汉文活字印刷技术要求高,印版难以保存,相对雕版印刷尚无全面优势,长期处于次要地位。自唐代至清末,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雕版印刷术对传承典籍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雕版印刷术还传播到朝鲜、越南、琉球、日本以及中亚和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19世纪后期,西方近代石印、铅印技术传入我国后,传统的雕版和活字版逐渐被取代,汉文活字印刷实现了技术突破,铅字排版印刷在20世纪占据了主导地位。

——摘编自钱存利、郑如斯《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阅读上述二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印刷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我国古代印刷术发展落后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21 11:4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