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
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材料二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
得票数
史记
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
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
6
资治通鉴、孟子
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
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5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23 12:3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