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精神是东西方思想文明史上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于说:“畜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弱,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在后代“日趋衰落”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西方文化发展史中“个人”逐级解放的过程.
(3)先秦孺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