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之人文主义,应推孔子之学说,“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是最高贵的东西。我是人,唯有人有‘我’的自觉。……其精义所在,则为特别提出一个‘仁’字,作为奠定人伦基础和道德规范,故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也’。举凡一切可以使人成为更完美的说法,便是人文主义;讨论使人成为更完美的思想,便是人文思想。”
——《人文主义》
材料二从智者出发,古希腊哲学家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关于“人文主义”论述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与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不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