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深刻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个主张的人性论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西方设计民主政治制度的人性论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