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家对“人”的解读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古代中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古代希腊城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古代东西方“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材料二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东西方思想观点差异的经济因素。
材料三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东方“人的觉醒”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04 08:1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