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兴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 取消读经讲经课
|
壬戌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 1922年颁布
|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