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立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伏尔泰一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其著作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他的影响之大,甚至连欧洲很多王公贵族都以能够与他结识为荣。1791年,伏尔泰的骨灰迁葬巴黎先贤祠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
材料三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描述道: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描述了伏尔泰的巨大影响,这反映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法国的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1-06 05:3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