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十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性,挖掘与培养人的潜在能力与创造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就是教育。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教育办学上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