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已,努力劳动。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国家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原因。
材料二: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5、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17、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演变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三:以下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
(4)综上,推动人类国家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