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中国 | 欧洲 |
公元前5世纪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之秩序,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 | 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等人,以人类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
16世纪 | 王畿强调知识与良知的区别,如认“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有害于“良知” | 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强调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18世纪 | 戴震反对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了“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