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材料二 “天理变易无穷。由一阴一阳,生生不穷。‘继之者善’,全是天理,安得不善!孟子言性之本体以为善者是也。二气相轧相取,相合相乖,有平易处,有倾侧处,自然有善有恶。故禀气形者有恶有善,何足怪!语其本则无不善也。”曰:“此却无过。”丁按之曰:“先生解中庸大本”云云。曰:“既谓之大本,只是理善而已。才说人欲,便是气也,亦安得无本!但大本中元无此耳。”……“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子语类》(卷四)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