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古希腊某哲学家

材料二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材料三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和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古希腊某哲学家”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属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2)材料二中提到的“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这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5)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0-03 11:4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