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尤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倡言“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王夫之提出了“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和顾炎武提出的以“众治”取代“独治”的要求。这些思想为古代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西方的启蒙运动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进步观念开始出现,启蒙思想家们才把眼光投向未来,用一个不断进步的未来图景来超越现实苦难的社会进化主义,批判的矛头也从罗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但是启蒙思想家的努力说到底都是为了寻求理性与信仰的协调和互补。参照西方的启蒙运动,反观中国的启蒙历程,应当领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明末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末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共性与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0-24 09:52: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