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人物 | 介绍 |
政治学 | (意)马基雅维利 (1469-1527年) | 近代世界之开始,是以强大君主的出现为缘起的。他认为统治者为君权可以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标准。 |
天文学 | (意)伽利略(1564-1642年) | 中世纪流行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通过制作天文望远镜和实际观察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
医学 | (比利时)萨维里(1514-1564年) | 发表《人体结构》,关于人体各部位的绘图和今天的人体解剖学知识非常接近。 |
思想 | (尼德兰)伊斯拉谟(1466-1536年) | 他在《愚人颂》中说,教会教士自以为是上帝意旨的代言人,其实都是傻瓜。 |
文学 | (英)托马斯·莫尔 (1478-1535年) | 他在《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个财产公有为基础的理想国,幸福美满,光明公正。人们追求它,却永远也得不到。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学说有重大影响。 |
文学 | (法)拉伯雷(1483-1553年) | 他在《巨人传》中歌颂人的力量和人的意志。 |
绘画 | (德)丢勒(1471-1528年) | 与南方意大利的画作相较,他的画突出思考,传递出提倡思索、理性、追问的信息。 |
宗教 | (德)马丁·路德(1483-1546年) | 他表达了三条最基本的原则:人因为信仰而得救,这叫“因信称义”;《圣经》是第一位的,上帝的旨意体现在《圣经》中;一切基督徒都是教会的人,没有俗人和教士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