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材料四 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