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 英
| 美
| 日
| 其他
| 总计
| 百分比
|
哲学宗教
| 10
| 2
| 23
| 2
| 37
| 7.0
|
文学艺术
| 8
| 3
| 4
| 11
| 26
| 4.9
|
史地
| 8
| 10
| 90
| 20
| 128
| 24.0
|
社会科学
| 13
| 3
| 83
| 37
| 136
| 25.5
|
自然科学
| 10
| 9
| 73
| 20
| 112
| 21.0
|
应用科学
| 3
| 3
| 24
| 26
| 56
| 10.5
|
杂录
| 5
| 2
| 24
| 7
| 38
| 7.1
|
总计
| 57
| 32
| 321
| 123
| 533
| —
|
百分比
| 10.7
| 6.0
| 60.2
| 23.1
| —
| 100.0
|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文学科
|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
商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农科
| 农学、林学等
|
工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医科
| 医学、药学
|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