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
材料三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3)概括材料三卢梭在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思想主张;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几个方面概括材料二、三涉及的两场运动的相同点。
材料四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伏尔泰: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4)据材料三和四,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5)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造成东西方思想不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