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初《对外贸易同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清末西学东渐,大体上可以说有三种途径:学堂讲学;出洋考察或留学;译书。然而,无论是请人讲学或留学考察,其成果终归落实于文字。来华任教的讲义又翻译成书,如傅兰雅、丁韪良等人授课用书均刊译本;考察官员及留学生,凡较用功者均有译著。译书在西学东渐中首当重任。随着近代译书事业的发展,西学东渐以其排山倒海之势,锐不可挡,而西学的传播与扩展则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迁的关键动因。——陈志勇《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指出,在欧洲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思想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