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  1832年一家英国报纸用既满意又警觉的口吻宣称:“大不列颠的制作业体制,以及由之而来的大型市镇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四 1952年—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3)据材料四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材料五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5—1959
4.4
39
56.6
1965—1969
3
37.2
59.8
1980—1984
2.6
32.8
64.6
1999
1.6
24.7
73.7
 
(资料:《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4)材料五反映了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的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8-10 10:09: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