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深深影响了中国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愧消灭一切剥削。”
——列宁1906年《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
材料二“……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一个后果是,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另一个后果是,忽视价值规律,思想上没有利润这个概念.这是大少爷办经济,不是企业家办经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陈云1979年《计划与市场问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又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走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四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史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特续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要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采取哪些措施模仿这一模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云认为我们经济工作的缺点和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改进经济工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这一讲话在当时所起的思想和实践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08:5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