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0年代末.皖东农村经济困难,大批农民逃荒要饭。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暗中自发包干到户获得丰收。1979年安徽省委通过对小岗村的分析,决定扩大试点。包产到户在皖东的重新大规模出现,招致了强烈的非议。左邻右舍在交界地带刷出t‘反对复辟倒退”、“抵制安徽单干风”等标语。个别省的报纸甚至准备了十几个版面,对安徽的包产到户“打排炮”。中央也下发文件明确规定除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一般对包产到户不加以提倡。一时间可以说是谈“包”色变。……面对挑战,丰收给了干部、农民大胆实践的勇气。中央在1980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随后又连续几年发出中央l号文件,使大包干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并不断得到完善。
——王郁昭《共和国重大决策之三十》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70年代来人们尝试包产到户却又“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