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8年,我国进行了第六轮行政体制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重大命题,首次进行了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改革,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做了有益的探索。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销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销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销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等。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摘编自刘辉、张国彪《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行政管理机构出现了第三次大膨胀,部级单位由列宁时期的13个增加到107个,正副职高级领导人就有800多个。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为了实现苏共二十七大提出的“根本改革”和“加速发展”的战略,他提出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由经营控制型转向调节服务型,扩大企业自主权。要求大幅度精简管理机构,明确划分各管理机关之间的职权,取消多余的环节,消除各种管理机关工作中的重复与平行现象,提高管理的技术装备率,广泛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把六个与农业有关的部委合并成国家农工委员会,成立部长会议机器制造局,统筹协调十一个机器制造部的工作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共新领导在大幅度更新干部队伍的同时,在机构改革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子。然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刚一拉开就很快被扼杀了。
——摘编自童威《论苏联行政管理机构的三次大膨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与苏联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苏联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5-19 09: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