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 1952年
| 1956年
| 1957年
|
工业总产值
| 343.3
| 703.6
| 783.9
|
农业总产值
| 483.9
| 582.9
| 604.0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2
| 1286.5
| 1387.9
|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 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经济成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4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