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四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百年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人”指的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一中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
(2)材料二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九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8 08:47: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