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都根据国情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推动了社会发展。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列宁的思路”指什么?请写出该思路的内容。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世界
|
外贸缩减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1/3
|
工业下降
| 70%
| 69.1%
| 50%
| 48%
| 50%
| 2/3
|
失业人数
| 1700万
| 476万
| 近300万
| 85万
| 300万
| 近3000万
|
(2)概括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三:美国政府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内容整理
(3)材料中的规定在罗斯福新政中有何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法律文件所起的直接作用。
(4)“列宁的思路”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原有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就其内容而言有何相似之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