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此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摘自《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二五”计划期间1957~1960年国民经济统计表
部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材料三1964年制定的《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材料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一五”计划与前苏联的“一五”计划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民经济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此,材料三中“三五”计划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材料四中凤阳农民的契约反映了什么?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8-18 08:1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