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部分情况统计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人数:
国别
| 工业生产下降
| 对外贸易缩减
| 失业人数
|
美国(1932年)
| 47%
| 75.7%
| 约1700万人
|
德国(1932年)
| 40.6%
| 70%
| 600万人以上
|
日本(1931年)
| 32.9%
| 75.9%
| 约300万人
|
材料二 1932年,

的美国人失业,而在许多大城市里,成人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了

大约50万美国人失去了家园或农场,因为他们支付不起他们的抵押货款。成千上万的银行倒闭了,数百万的存款人失去了他们一生的储蓄。全世界的萧条也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极权主义正在推进中。“情形危急,”著名的政治分析家沃尔特李普受警告民选总统罗斯福,“你或许必须执行独裁权力。”
罗斯福没有成为一位独裁者,但他确实采取了决定性的行动。他和国会立即采纳大胆的举措去减轻人民的痛苦,促进经济复兴。这些积极举措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基础。
——《美国史》(美)乔治布朗廷德尔大卫埃默里施著
(1)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什么现象?哪个国家这一现象最严重?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罗斯福总统采取“决定性行动”的背景?这一“决定性”行动的特点是什么?
(3)二十世纪3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全世界的萧条”采取的不同措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