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分)茶叶曾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其生产和销售不仅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O荷盾,获利651 629荷盾。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
材料二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2---1837(平均)
52l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 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1894
841.6
420.8
207.5
213.3
1901
674.6
337.3
210
127.3
 
材料三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  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4分)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6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5-01-07 09:5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