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年)
材料二: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偈”……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三: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年份 | 出口 | 进口 | 出超(+)入超(-) |
1913年 | 3384088 | 11094775 | -7710687 |
1918年 | 10080756 | 947420 | +9133336 |
1922年 | 663290 | 18059756 | -1739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