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一)中国古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城镇基本不存在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基因,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
——杨师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实属伪问题》
(二)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列举一部明朝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品。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并指出其原因。
(2)概括材料二对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看法。并指出两者观点的主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