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问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回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 商办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材料二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