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放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各国的书籍,突出的有林则徐的《四洲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魏源的《海国图志》等,如《瀛寰志略》系统地介绍了地球形状和近80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并指出世界不是以中国为主,至多是“亚细亚以中国为主”。
19世纪60年代以后,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开始承认中国“艺”或“器”不如人,提出要“师夷长技”,例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指出中国有“四不如夷”: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呼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诸国富强之术”。
甲午战败,以“华夏文化中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虚骄意识与狭隘的世界方城观在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面前被击得粉碎,引起了国人的反思。华夏文明不但不是“天下”最优越的,甚至在东亚地区也不是最好的。不但“技”不如人,部分精英知识分子也认识到“政”或“道”亦不如人。随着思想启蒙的深入,对中国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原因的检讨与思考也逐渐深入,到“五四”时期呼吁“打倒孔家店”,声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至此,“华夏文化中心”现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崩溃与新“世界”观的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天下观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说明传统天下观崩溃的历程,并概括导致传统天下观崩溃的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1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05 12: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