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 年代的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财政和商业网。随着国际合作中止,政府转向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资源和成熟的经济民族主义。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经济 民族主义不可避 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 果。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二20 世纪20-30 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 事件
|
1929年
|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 10月签订70 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
1930年
|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
1931年
|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
1932年
|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 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
1933年
|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 亿卢币;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 个
|
1934年
|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
1935年
| 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摘编
材料三 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3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20——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