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发展与世界格局为主题,初三、一班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学习。
【战争策源】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一战前欧洲怎样的政治格局?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原因是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纳粹法西斯在德国上台的原因。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战始于1931年,有何历史依据?
【新的格局】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3)材料三中“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据此回答,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有何关系?
【和平前景】
材料四: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日益强大有何影响?其他国家把中国视作威胁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5)通过以上四则材料的探究学习,你认为,当前的和平发展局势,得益于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