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之洞从1890年至1896年4月,先后动用官款达5829629两(包括投产后亏损额)。这批巨款除由清政府拨给部分外,其余全部由张之洞东拉西凑各地方官款予以弥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库空如洗,无力顾及新式工业的需要,加之各省又分摊着战后赔款负担,再也没有余力接济汉阳铁厂的经费。1908年,经清政府农工部注册批准,盛宣怀将“官督商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冶萍公司),正式开启了汉冶萍公司“商办”时期。1913年,汉冶萍公司与日本签订了1500万日元的借款合同,以扩大生产为目的的大冶铁厂工程相继开工。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债务关系,不得不受制于日本。重息借日债,年年积累,愈欠愈增。从此以后,日本牢牢地掌握了汉冶萍公司,使汉冶萍公司陷入不能独立发展的困境,相反却大大地促进了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日本官营的八幡制铁所历次扩建计划就是以从汉冶萍掠夺的铁矿石和生铁原料为依据来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钢铁价格猛涨,而汉冶萍公司因为契约的柬缚,致使销售日本的铁矿石和生铁的价格不能提高,坐失发展的良机,从此一蹶不振。再加上国内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内忧外患,汉冶萍公司终因巨债缠身,入不敷出,至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组成的汉冶萍公司清理委员会接收为止,既不产铁,也不产钢,从而结束了58年(1890-1948年)的历史。

——摘编自周建华《汉冶萍公司历史上的三次变革》

材料二 八幡制铁所创立以来的政府投资单位:日元
项目
金额
备注
创立工事费
19936810
1896年,最初预算为409万日元
临时事件费
4786825
日饿战争时期的军需设备投资
第一期扩张费(1906年起)
10880000
为期3年,1906年议会批准,1909年竣工
第二期扩张费(1911年起)
16150029
为期5年,1911年议会批准1239万日元,
1915年追加经费,次年竣工
第三期扩张费(1916年起)
71930838
为期6年,1916年预算8451万日元,延至
1929年工
赈灾费
900000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复兴费用
若松筑港补助费
50000
1899年通过
设置运转资本支出金
4500000
 
预备金等支出(截至1924年)
957382
 
合计
130541884
 
 

——李海涛《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治萍公司建立的原因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冶萍公司和日本八幡制铁所建立初期的共同特点,分析两家企业命运成败差异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3-05 08:0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