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现代化探索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创办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以下简称南京永利铔厂)。该厂产出的化肥不仅填补当时国内生产的空白,……被誉为“远东第一”。……范旭东深知,“要振兴以农立国的中华,兴办酸事业实是当务之急”“硫酸厂平时可为民用,如国家遭受侵略,立可转为军用,因此绝不能让外国人染指”。
——李沛霖《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南京永利铔厂影像志》
材料三……所应统制的是人民的什么经济行为呢?据我的愚见,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四、统制人口,不使过庶,并限制劣种之传殖。五、统制大规模工业,创造国家资本。六、统制国民消费,使之合理化。
——李权时:《统制经济的前瞻与后顾》:《申报月刊》三卷八号,1934年8月15日
(1)据材料一,分析张之洞“勉力筹办”企业的初衷。
(2)据材料二,分析南京铔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旭东创办南京永利铔厂时有利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施上述主张产生的负面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企业的创办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3-26 09:0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