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全民族抗战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连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
| 家数
| 资本(千元)
|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
1914~1918
| 63
| 10658
| 荣宗敬、荣德生等
|
1919~1923
| 65
| 17627
|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