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一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这三类企业各自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1-03 09:1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