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地点
资本
雇工
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
1万元
700人
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
天津
7万元
10人
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
宁波
2万两
400人
新式扎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广州
15万两
 
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
上海
5万两
800人
日产火柴50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26 03:1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