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6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6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迫关闭。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甲午战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引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中国传统的纺纱业破产的原因及其历史根源。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08 06:27: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