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改编自卞宝地《卞制军政书》

材料四  1872年,陈启源回到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机器技术,并加以改造,实行半机械化生产,以蒸汽机为动力,使用机器缫丝,这种新法所缫之丝粗细均匀,丝色洁净,弹性也较好,获利丰厚。

——百度百科

(1)材料一描绘的是何种经济形态?结合所学,分析该经济形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五口通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09:41: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