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楚、粤铁商,咸丰年前销售甚旺,近(同治十一年)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中,茶叶由1871年至1873年的1022159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1055064公担;……棉花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这种变化加上国内资本主义企业日渐发展的原料需求,又带来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杭、嘉、湖之丝;浙、皖、闽、赣、湘、鄂之茶,一时风起,蔚为大观。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
年份
厂名
所在地
创办人或主持人
资本(元)
工人数
1863
洪盛机器碾米厂
上海
 
6000
8
1872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县
陈启源
 
 
1875
程恒昌轧花厂
江苏奉贤
 
206000
224
1878
贻来牟机器磨坊
天津
朱其昂
 
 
1879
裕昌厚丝厂
广东南海
陈倠樂
 
 
1879
机器轧油厂
广东汕头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三中的“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政治方面的进步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8:5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