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格列高利历大事记
1582年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主持修订历法,改革基督教世界长期采用的儒略历,采用更为精确的新历法——格列高利历,是为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
17世纪末
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
1752年
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方便外贸交往的考虑,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地。
19世纪末
格列高利历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从19世纪70年代起
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年和1875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
当今
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公历,但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
“回溯循环”时间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在清末,以皇帝年号纪年体系为表征的传统时间观念,受到西方线性时间观念的冲击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知识分子将纪年视为建构“现代国家”的重要方面。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已经提出要革新纪元、倡立孔子纪年,以收拾人心。刘师培说:“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呼?是为黄帝轩辕氏。……欲继黄帝之业,当自用黄帝降生之年为纪年始。”黄帝纪年得到革命党人群起响应,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这被认为是政权鼎革的重要象征。但在民国时期,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政府改换阳历的努力遭遇极大挑战。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列高利历成为世界通用“公历”进程的特点,指出推动这一进程的历史因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纪年变革主张的共同之处,并分析民国时期纪年变革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6-10 12:1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