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材料,完成系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初,英格兰南部的七郡人口占全英格兰的三分之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工业化起飞期,英格兰西南部和南部人口向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集聚,苏格兰,威尔士人口和也向新兴起的工矿区和港口集中。1801年-1871年间,英国总人口增长1.54倍,西南部的非工业区人口增长不到1倍,西北部工业区则增长2.58倍。……英国的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激增,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镇,正是这种人口流动迁移和新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化的突出表象特征。
英国早期城市化建设使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骤然加剧起来,这主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资本的私人占有形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冲突对立等。正是这诸多矛盾的冲突和激化使英国在20世纪中期结束了早期自由式城市化模式,而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据统计,自1909年以来,英国先后颁布了40余部关于城市的法规条例。
——摘编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二“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后期,出现了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医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数化的趋势。
根据美国的经验,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最先走出城市的是富人,他们有经济实力逃离“城市病”笼罩的大都市。他们搬出城市后,城市附近的基础设施相应的也就建立起来了。然后,中产阶级也开始走出城市,使得更多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到最后形成了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小城镇。对于大城市来说,这是城市的“流失”,而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则是一次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集中。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其生产职能逐步弱化,而流通、决策、管理、服务、科研和信息处理等职能日益强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逆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城镇和农村的规划、建设、发展注重与中心城市的“对接”。同时,提高小城镇的消费能力和吸引消费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于奇立《解读“逆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