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外科技发明比较表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外国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1~400
| 45
| 28
| 62%
| 17
| 38%
|
401~1000
| 45
| 32
| 71%
| 13
| 29%
|
1001~1500
| 67
| 38
| 57%
| 29
| 43%
|
1501~1840
| 472
| 19
| 5%
| 453
| 95%
|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 姓名
| 生卒年代
| 著作
|
中国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1562~1633
| 《农政全书》
|
宋应军
| 1587~1666
| 《天工开物》
|
欧洲
| 哥白尼
| 1473~1543
| 提出“太阳中心说”
|
布鲁诺
| 1548~1600
| 提出宇宙无限论
|
培根
| 1561~1628
|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
伽利略
| 1564~1642
|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
牛顿
| 1643~1727
|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材料三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高潮,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开始主导工业,垄断组织产生。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西欧向北美转移。此时,英国科学家虽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如电灯发明后,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对待新科技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4)材料四反映出美国是怎样获得和保持其经济的领先地位的?
(5)以上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