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观也开始被打破,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不复存在。17、18世纪之交,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早在1730年,孟德斯鸠就发现“英国如果谁提信仰,人们会大笑起来。”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新兴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快快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的驱使下拼命讲排场。1720年爆发的“南海泡沫事件”和“杜松子酒事件”,股票每股从1050磅跌倒140磅,使无数大小股东破产。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工作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棉麻毛丝四大纺织业均大量采用童工,其中女童高达一半以上。1805~1846年,英国地方法院审理的犯罪从4605人增加到30349人,多为城市居民。1832年和1838年,两次爆发席卷全国的霍乱。工人在贫困和缺乏教育的背景下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有人描写当时的情景:“半个伦敦的人蜂拥而至观赏男人女人和孩子上绞架。”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一批知识分子面对文明的危机,开始重新思考人的价值。1729年,牛津大学任教的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弟弟及一些学生组成“牛津圣社(theHolyClub)”,后来他们被成为卫斯理宗。他们从加尔文教转向路德教以获得“宁静的自信”(取代加尔文教阴沉的忧虑),站在大街上为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矿工布道。卫斯理宗提倡唤醒良知,主张立法严禁奢侈,对富人课以重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18世纪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接受它。18~19世纪之交,英国经历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道德革命。1787年,国王发布鼓励虔诚和美德的宣言,在此前后,100多名下议院议员接受福音主义,在议会中形成群体。从1774年到18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劳工协议法令,要求工厂对雇主承担一定责任。1796年的“斯品汉姆兰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助。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雇佣童工的法令,1844年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妇女。1855年颁布了第一个安全准则。此外,1848年的卫生法颁布以后,1860、1872和1875年,又连续制定了惩治制造和防止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法令。
请回答: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椐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总结英国近代社会道德重建的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25 03:0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