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农业委员会。1838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马克思的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来自土地。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雇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拔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資,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4-14 07:0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