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李东泉《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等
材料二 1207年,为征服和控制爱尔兰,英国国王颁布法令,在利物浦兴建城堡和港口。很快,利物浦发展成了一个商业性港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利物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它不仅是通往“新大陆”、非洲、远东的主要进出港口,而且成为著名的“三角贸易”航线的中心,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基地。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推动了它的进一步繁荣,此时的利物浦是有名的棉花市场,也是有名的食品输入及工业制造输出港,人口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二战期间,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港口设施有2/3遭受破坏。战后,在废墟上重建的利物浦又成为现代化港城,但已退居为英国的第二大海港。20世纪中后期,产业升级中没有及时跟进,传统工业日益衰落,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严重,出现大面积贫民区。——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青岛和利物浦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